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20号提案的答复-j9国际站登录

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2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25 14:5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中国民主促进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

关于第0020号提案《关于优化内蒙古创业扶持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就业稳定的提案》收悉,经与中国民主促进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提案负责人充分对接沟通,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创业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围绕《“创业内蒙古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创业服务体系,在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服务、强化创业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创业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为全区创业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一)优化政策支撑体系,释放创业发展红利。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多部门协同发力,与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自治区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转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打出“金融 财税”政策组合拳,不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一次性创业补贴从最初5000元提高至10000元;对带动3人以上就业且缴纳社保满一年的创业者,给予2万元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对运营3年以上且就业人数稳定的项目,发放2万元创业补贴,截至2024年底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197万元。2024年在最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中,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原来的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原来的3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简化贷款申请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畅通资金通道。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77亿元。

(二)打造全周期服务,护航创业成长之路。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聚焦创业者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覆盖创业前、中、后的全链条服务生态。在创业服务标准化建设上,通过转发《公共创业服务规范》、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指南》,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创业指导服务机制。在线上平台建设上,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九游会j9官方网站官网,全面推行“一窗办”服务模式,整合创业政策宣传、创业服务咨询等高频服务事项。目前自治区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全面推广运行,推进“互联网 ”公共创业服务、公布创业服务清单和服务流程,建立了创业载体、培训师资、指导专家、金融产品等信息发布机制。

(三)创业培训提质增效,增强创业发展动能。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全方位提升创业培训质量。一方面,通过创业培训讲师大赛评选、创业载体推荐等方式,广泛征集优质创业项目,构建起丰富的创业项目“资源池”,储备新能源、数字经济、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创业项目1.5万余个,同时2025年一季度自治区首次发布100个优秀创业项目。另一方面,完善创业培训制度,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创业培训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新业态网络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同时于2022年创新开展创业培训讲师线上分享交流活动,提升创业讲师综合能力,目前已累计举办42期,吸引7000余人次参与,形成多元化讲师培养渠道。依托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以赛促教,扩大高水平创业培训讲师队伍规模,全区创业培训讲师规模达1400余人,年均开展创业培训2万余人次。

(四)创业生态持续优化,营造优质发展环境。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过数字赋能、特色引领,全力营造良好创业生态。依托“自治区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与“就业内蒙古”网站,整合岗位、培训、项目等资源,推动创业服务精准化、智能化升级。同时各盟市就业服务部门依托门户网站发布创业资源“三清单两名录”:就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等场地资源清单、创业担保贷款清单、创业培训机构和创业培训课程计划等培训信息清单、创业导师名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录。鼓励各地立足特色资源,建设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特色孵化基地,通过“以奖代补”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目前,已建成创业园(孵化基地)325家,其中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个、自治区级79个,形成区域化创业发展格局。

(五)重点群体精准扶持,激发多元创业活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教育厅、农牧厅、退役军人事务厅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精准分类扶持。面向高校毕业生,构建“课程 赛事 基地”三位一体培育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搭建三级赛事平台,整合创新创业基地资源,增强毕业生创业能力。面向农牧民工,以“头雁”项目和“耕耘者”计划为驱动,投入2.1亿元提升创业能力,举办农村牧区创新创业大赛,带动6.87万户农户增收。面向退役军人推出“崇军贷”系列产品,建设6家自治区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为其创业提供财税、金融、场地等全方位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提案中“构建动态调整和分类扶持政策体系,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加强政府资金引导,提高创业企业融资效率。推动城乡创业资源均衡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构建全覆盖创业服务体系,发掘培育特色创业领域”等相关建议,下一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立足职能定位,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政策精准落实,提高政策执行效能。深化政策解读与宣传,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针对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采用“线上 线下”搭建立体化宣传模式。推进政策协同落实,统筹推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内蒙古就业创业若干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落地,建立由人社、财政、教育等多部门参与的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动态调整和分类扶持政策体系,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二)创新金融支持政策,构建企业融资环境。扩大创业类贷款支持范围与额度,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合作开展金融助企稳岗扩岗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个人最高可达1000万元。探索建立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与创业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建立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与创业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借款人,超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部分的融资需求,可通过“创业担保贷款 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的组合贷款方式给予支持。在自治区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创业专区设立“找投资”、“找项目”等模块,汇聚创业者、创业投资机构、产业基金等主体信息,搭建创业者与投资者双向互选桥梁。

   (三)建立创业支持体系,优化创业服务效能。完善创业支持体系,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9部门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实施意见》,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支持体系。推动创业培训提升能力、创业服务解决难题、创业孵化加速成长、创业活动激发活力,全方位助力重点群体创业,培育优质创业实体。针对重点群体需求,广泛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创新开展直播版网络创业培训,提高创业培训的供需匹配度。构建实体服务网络,以“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建设为核心,构建“1 n”实体服务网络。推动开展“创业问诊日”、“创业专家行”、“线上分享会”等活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诊断、融资对接、市场分析等全链条深度服务,打造创业者身边的“智囊团”。

 (四)打造品牌创业活动,推动创业资源对接。深入推进“创兴北疆”创业服务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返乡农牧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通过实施搭建政策宣传矩阵、创业指导专家巡诊、“源来好创业”、“贷你创业”、创业项目路演、示范教学、区域创业联盟7项创业服务活动,系统梳理宣传创业政策,开展创业导师“一对一”帮扶,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举办创业项目路演,强化师资队伍交流,打造区域创业联盟,营造全区创业带动就业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全区创业服务水平。

 (五)优化创业项目库建设,挖掘特色创业项目。印发项目征集通知,通过盟市推荐、项目路演、创业服务系列活动等多元化方式征集项目,完善项目发布机制,构建区、市、县三级联动发布机制,形成常态化项目发布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创业项目定期回访制度,组织专业团队对已发布项目进行跟踪评估,动态掌握项目实施效果、市场反馈和发展需求。对重点孵化项目、成长性好、带动就业能力强的项目在一定周期内给予“跟踪陪跑”帮扶,为创业主体提供全方位帮扶。针对优秀创业项目,开展政策宣讲、融资对接、技术合作、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   

感谢您对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7月1日

网站地图